标题 | 敬仰乡贤 |
正文 | 乡贤可以说是一种中国社会的历史文化现象,在解放以前的封建社会里,城乡民间都有地位不同的的很多乡贤或名流,只不过有些被称为社会贤达,有的被称为绅士,有的被尊为名流,提法不同,叫法各异,但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尽管贫富程度、文化高低不同,但她们都是为富仁义、穷能善身的社会贤达之士。有些人虽身居高位退居民间乡野,家境也很富裕,但他们为富不仁;有些人虽为富甲一方的饱学之士,但富又不能独善其身;有些人虽然具有仁义和善举等诸多优秀品质,但又缺乏为民请命、替众担当的责任意识和胆魄气概,故不能列入乡贤之列,只有那些做官理政时清廉仁政、居富有财时仁行乡里、门户阔绰时与邻为善、家境殷实时济贫扶弱、倚强凌弱时主持正义、满腹经纶时才高不傲、学富五车时胸怀苍生、穷困潦倒时独善其身的仁人志士才称得上乡贤。因此说,乡贤文化一种滋生在民间、默化在乡野中逐步形成并被社会底层各界人士广泛认同的优秀乡土文化,它有着丰厚的民本土壤,它是被居庙堂之高者首肯、处江湖之上者崇敬,在乡野民间普遍认同的一种优秀的道德楷模文化,乡贤品格作为城乡民众的道德标杆曾被广大社会民众所赞誉、褒扬和推崇。 当今社会,大力提倡公民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一种好的趋向,是鼓动和激励人们摒弃一味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是教化人们崇德向善、礼仪天下的普世价值观。乡贤文化作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种民间优秀文化价值取向,一度被习近平同志多次提及,可见古代民间千百年来形成和流传下来的尊老敬贤、尊老爱幼、尊知重教、见贤思齐、扶贫济弱、与人为善、助人为乐、积德行善、与邻为善、邻里和睦、互帮互助的淳朴民风之中,既是维系社会底层公民道德底线的基本架构,又是封建社会时代滋生在民间、孕育在乡野、繁衍在城乡、尊崇于官民,传承经世并始终发扬光大的一种优秀民间文化,我们中华民族之所以被世界各国称为礼仪之邦,就是以包括这种根植于民间高天厚土之中的包容并蓄、公道诚信、知书达理、友善有礼、敬畏自然、敬长尊老、崇文尚武、重农惜粮、礼贤下士、礼仪天下等诸多枚不胜举的乡贤文化息息相关的,因此对于积淀深厚、广为尊崇、普遍认同的植根于乡野的乡贤文化,我们应当推崇并弘扬光大,对于当今乡野民间各行各业界被广大群众普遍尊崇的乡贤能人,我们要给予一种特殊关心和尊重,不论是完善社会治理体系也好,创新社会治理模式也罢,这些曾在各行各业做过奉献、深受赞誉,至今退位赋闲的乡贤能人,我们要从各个方面给予关注、关心和关爱,充分发挥他们说话群众爱听、做事群众愿效、理事公平在理的优秀品格,应当是我们基层工作者应该思考、躬身践行、下接地气的一个方面,将此纳入决策拍板、执政理事的“顶层设计”和底线思维中也不失为一种工作理念。 景仰圣人,敬仰乡贤历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孔子作为圣人,不仅影响了中国几千年以来中国人民的思想意识形态,至今仍然教化和孕育着包容、勇敢、诚信、正义、谦逊、厚道、朴实、勤劳的中国人民,而且还会继续影响着继往开来的炎黄子孙和世界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和不同阶层民众的言行举止和思想文化,“汉”风盛行、“汉”风“西”吹已成为当今世界的一种东方文明西进的文化现象。专家学者们讲的“一本《论语》治天下”虽然有点玄乎和评价过高,但孔子的著作确实闪烁着耀眼的人性光辉和释放着正能量的巨大光芒,这已成为不争的事实。敬仰乡贤应当成为各级当政者和工作者和思想政治工作者的行为自觉,尊重乡贤是尊重中国传统乡土文化、伦理文化、民间文化的一种实践自觉,一个不敬重乡贤、不敬畏自然、不敬仰乡土文化的人是十分可怕的,乡土文化、乡野礼仪、乡村民俗、乡间民风在泱泱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丰厚积淀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但愿我们大家都能关注、都去学习、都去践行、都去效仿、都去弘扬,乡野文化根深叶茂,民间沃土“藏”有“高”人,敬仰乡贤不是文化的复古,效仿贤达才能对标学优,弘扬古风旨在正本清源,弘扬乡贤遗风是理性选择和智性感悟的结果,也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体现。 让我们脚踏厚重的乡土,闻着芬芳的泥土气息,步履坚实地走进乡野,潜心挖掘民间优秀文化,躬身尊崇民间“高人”,虚心探访当代乡“圣”,真心拜访乡贤为师,充分发挥乡贤在民间的潜移默化作用,让乡贤这种厚重的乡土文化之花在充满希望的绿色乡野中绽放出永久的美丽,洋溢出醇香的芬芳! 2014年11月2日中午于省委党校 |
随便看 |
|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