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问道·修禅·安居 |
正文 | 作者 灵山一燕 为什么要出家,为什么要修行? ? ? ? ? 前几天,在一个寺庙安居的时候一个修密宗的僧人问一个沙弥尼。 ? ? ? ? 出家修行,就是了脱生死,出离烦恼,就是放下万缘,一心向道,老实念佛。广义上就是弘扬佛法,普度众生。 ? ? ? ? 出家是为了“道”。沙弥尼五德云:发心离俗,怀佩故,毁其形好,应法服法,永辞亲爱,无适亲疏莫故,委弃身形,遵崇道故,为求大乘,为度人故。 ? ? ? ? 又《缁门警训》:此之五德,出家大要,五众齐奉,不惟小乘。终身行之,不惟初受,由此观之,沙弥成法,统括性修,该徹因果,岂可视作小乘法耶? ? ? ? ? 小沙弥尼顶礼答道。 ? ? ? ? 可是出了家,并不是没有烦恼了,出家人也照样有烦恼。 ? ? ? 《缁门警训》云“受此戒者,大须着眼,大须努力,不应自轻而屈退,不应舍此而别求也。” ? ? ? ? 烦恼即菩提。 ? ? ? ? 修行人就是修一颗平常心,清净心,平等觉。 ? ? ? ? 灵魂上一种安详,一种宁静,一种超然物外之趣。 ? ? ? ? 修行要有一种定力,不被外界的各种因素所侵扰,无论遇到什么障碍,都能破除我执――无我,忘我,忍辱。 ? ? ? ? 禅定是提升定力的最基本因素。 ? ? ? ? 在上古时代的社会中,寺庙被认为是神的居住地。信徒们会带食物、香料、稀有物等贡品来到寺庙,当做是对神明的敬意以及尊重。寺庙存在城中可以带给人们平和的效果。 ? ? ? ? 庙是供鬼神的,皇帝祭他的祖先叫太庙,普通老百姓的叫祠堂,供养鬼神的地方称为庙。把寺与庙拿来相提并论,差得太远太远,不像话。寺不是庙,寺是一个办理佛陀教育的机构,如今政治制度变了,但这个名称一直没有变,形式也没有变。从前皇帝办事的机构是宫殿,那么佛寺也不例外,也是宫殿式的建筑。 ? ? ? ? 接受佛陀教育,寻找一种心灵的解脱和安详。 ? ? ? ? 佛教信徒有在家居士和出家僧人。在家居士没有落发依止法师修行的信众,他们过着凡尘的生活,有男欢女爱,儿女情长。出家僧人完全舍弃世俗生活,放下万缘,剃度出家的信众,他们居住在寺院中,晨钟暮鼓,早晚课诵,经忏法事,普度众生。 ? ? ? ? 出家人舍弃世俗生活,也是需要因缘俱足,没有因缘的人,你对他讲佛法,那是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或许还会生出其他胡思乱想,揣度。出家人无外乎有善根深厚者,或者体弱多病,或许是遇到不顺心的事。发心出家并不是常人能做的到的,许多人即使俱足了这个因缘,但是由于贪恋红尘生活,追求物质享受,就发不了这个菩提心! ? ? ? ? 凡此万象种种,大丛林更多的是龙蛇混杂。 ? ? ? ? 现在还有一种是原来做神职的人(也就是相当于巫术)。没有多少文化底蕴,没有道德标准,靠着一点邪门法术,就自以为很了不起,剃了发,就跑到寺院充当修行人,行恶事,邪事!让居士供养,崇拜!一点小事不称心就对别人嗔恨,公报私仇! ? ? ? ? 在寺院修行众多出家人在一起的确是很欢喜的事。可是更有一些刚强难化之众生,调皮捣蛋之众生,虽然身已出家,可是心未出离,习性难改!做出一些反常的举动。尤其有些女众,心眼小,是非多,嫉妒心重,嗔恨心重。就成了修行的一种障碍。 ? ? ? ? 当初乔达摩·悉达多太子当初看到宫女睡觉的丑态,于是舍弃皇宫的优裕奢华,连夜逃出宫门,去尸陀林修苦行,最后终于在菩提树下证知无上正等正觉! ? ? ? ? 凡夫与圣贤终不可同日而语! ? ? ? ? 凡夫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圣贤看山是殿堂,看水是空性。 ? ? ? ? 有个念佛堂,举办了一个学习班,宿舍住着两个人,这两个人都是沙弥尼,有一个沙弥尼喜欢在睡觉之前禅坐一小会儿。每次都是在那个沙弥尼入定的时候,另外一个人就忽然发出一声怪响。 ? ? ? ? 一连好几天那个沙弥尼都没有打坐。后来有一次又在那个沙弥尼打坐入定的时候,另外那个人忽然朝自己腿上狠狠地打了一下,那个沙弥尼大吃一惊,觉得魂飞魄散!第二天,那个沙弥尼感觉很不舒服,就去医院瞧病去了。 ? ? ? ? 所以说修行的人,尤其是同寮的人,做什么事要顾全到别人的感受,修一颗善知善行的菩提心! ? ? ? ? 还有一个同修因为被蚊子跳蚤咬了,没有被咬的人就认为人家没有德行,修行不好,这也是不好的表现。人与人相聚在一起都是一种缘份,惜缘等于惜福,互相理解关心,互相帮助爱护,共同进步,这是真正的同修大德!不要看不起任何一个人,有一句话:宁动千江水,不动道人心。 ? ? ? ? 道宣律师是专门讲戒律的,道宣持戒持的很好。奎基法师是专门讲大乘经的。道宣听同窗道友说奎基是不持戒的人,就看不起奎基,以为奎基只讲法不持戒。有一次奎基路过道宣律师的道场,于是奎基就去道宣那里讲法。在讲法的时候,许多天人护法神都去听经闻法,守护道场,后来天人供养午斋给道宣,进不去道场,道宣就没有吃到斋饭。第二天天人又去给道宣送斋饭,道宣很生气责问天人为什么昨天没有送斋饭,天人说昨天奎基律师在讲法,许多护法神在道场护法,他们进不去。这时道宣恍然大悟,原来奎基法师是很有德行的人。 ? ? ? ? 习气所惑心,变现似外境? 彼于彼所转,外境实为无。一一《楞伽经》。 ? ? ? ? 释? :长久串习的习气迷惑了我们的心性,然后变现出若隐若无的相分(外境)。第八识(阿赖耶识)随着前七转识的活动而相互作用,所谓的外境只是心的一个影像,是不存在的。一一>见分改变了,相分就会发生变化。就好像人带上了有色眼镜,外境就加上了一层色彩。外境若真实存在,那所有有情都应看成是一个东西,为什么鱼看水是宫殿,人看水是水,饿鬼看水是脓血,天人看水是琉璃,阿罗汉看水是空性,佛及大菩萨看水是如来藏,同一支“香烟”有人看它是讨厌的,有人看它是宝,这难道不是习气的作用吗? ? ? ? ? 修行呢,也就是破除我们凡夫日常生活中养成的恶习,或是天生带着的一些不良习性。做到忘我,无我,修忍辱,做一个各方面都最好的人,做一个完美的人! ? ? ? ? 在印度,夏季的雨季长达三个月,佛陀乃订定四月十五日至七月十五日为安居之期,在此期间,出家众禁止外出,聚居一处精进修行,称为安居。因为一者雨季期间,草木、虫蚁繁殖最多,恐外出时误蹈,伤害生灵,二者,天气炎热,妇女穿衣不庄严,僧众托钵乞食出入村庄,为防世人讥嫌,因此禁止外出。 ? ? ? ? 安居本来是佛陀爱护弟子护持众生定下的一条戒律,可是二千五百年过去了,有时候对有的人来说已经失去了佛陀本来的宗旨。 ? ? ? ? 有一个从北方来的比丘尼指着自己的肚子上一块儿凸起的地方讲到:这是她有一次在安居的时候和那个寺院的住持因为一件事吵了架,结果被人赶出了山门,后来就落下了这个病。 ? ? ? ? 在一个寺院安居下来,一定要结完夏之后再离开,如若不然,真的让人遗憾终生!尤其寺院的住持方丈和常住师父,不要轻而易举的做出偏激的决断,让那些出家人怀抱悔恨! ? ? ? ? 有一个出家人刚刚安完居,发现自己僧衣被人拿走了,找了半天,被其他人说扰乱人心,又被住持要撵出山门,跪地求饶也无济于事,住持说:有的人在这期间被撤单的也大有人在! ? ? ? ? 出家本着修正知正行,没有正知正行的把寺院当成了寺庙,把安居修行当做了挟持别人的手段(佛教规定除非一个人生了重病,迫不得已才做移安居法,然后那个做了安居仪式的出家人方可离开寺院)。 ? ? ? 这样,刚刚安居半天时间,不到万不得已而为之的事,却成了小儿戏言,三天两头,动辄就赶走已安居的修行人,把佛法玩弄于股掌之间,随便支差修行人,这不是在戏弄佛法又是在做什么?实际上玩弄佛法,玩弄修行人的寺院当道者,已经毁谤了佛法,破了释迦牟尼佛祖的安居法! ? ? ? ? 有的人认为把出家当成了逃离苦厄的方便门,也是在毁谤佛法!无论是在家人还是出家人,这都是不可取的! ? ? ? 所以安居呢,一定不要在有虫蚁的地方安居。修禅也一定要在比较安全保险的地方!修行当值明师。各位大德同修闻此言当引以为戒吧! 作者:灵山一燕 |
随便看 |
|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