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曹操:领导成功在于用人 |
正文 | 曹操一直以来都是一个争议颇大的人物,但曹操老道的用人之道确是精熟到无人不佩服。精于用人,也是把作为领导的曹操推向成功的关键因素。 用人,通俗来讲就是任用人才,使用人员。 曹操有一双慧眼,能够准确的判断出一个人是否有才学。他就像伯乐,永远识得哪匹是千里良马。伯乐相马是因为对马的喜爱,曹操识人是因为爱惜人才。曹魏五谋臣中的贾诩,当年献计李傕、郭汜反攻长安,后宛城之战张绣用其计叛变曹操,并杀死了他儿子曹昂和大将典韦,后降曹操。曹操看中他的才能,不计前嫌,加以重用。曹操心胸宽广,在他看来,人才远比个人恩怨重要的多,因此就算原是敌人,只要有才可为他所用,就赶快列入自己集团,使自己的实力更加雄厚。这是正确用人的前提。 再者“用”,便是如何用。曹操善于把某方面才能突出的人放在最合适他的岗位上,做最合适的工作,这就保证了人才的利用率最高,工作运转的效率最高。荀彧擅长政务,便叫他做尚书令管理政事;荀攸擅长谋略,便任命军事;张辽,徐晃等勇武之人,任之将军,保卫国家,战时给予重用。并且他向来遵循用人原则,“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如果用人,就要给予对方充分的信任,使对方放心为你服务。许攸原为袁绍谋士,因不受袁绍重用,官渡之战时趁夜逃出袁营,投奔曹操。曹营众人皆怀疑许攸是袁绍派来的间谍,而曹操知许攸有才,并不怀疑他,还接受他火烧粮草的计谋,扭转了官渡之战的不利局面,反败为胜。与人交往要靠信任,信任他人,他人才能信任你,为你的成功助一臂之力。 曹操素来称之为奸雄,“奸”也为他用人的成功提供了保障。也许曹操一生最得意的并不是他的带兵之才,而是他的御人之术。他善于利用别人的心理来实施“洗脑术”,让别人心甘情愿为他所用,驾驭人才,达到自己的目的。曹操打仗常与将士们一起吃饭,休息,总是嘘寒问暖,不摆大架子。因此在众将领看来,曹操就是哥们,跟随他轰轰烈烈打出一番事业,这是最幸福的。曹操瞅准武夫重义气,诚心诚意的关怀,让他们体会到一种兄长的感觉,暗示他们打仗是为兄长卖命而不是为领导。不要以为这种自降身份没大没小,相反,谦虚得令人崇敬,更建立了自己的威信。 正是靠“诡诈”二字,常人的哭笑往往是情感的泄露,而曹操的一哭一笑都是绝妙而精熟的御人之术。赤壁战败后,曹操逃离虎口,被曹仁接入南郡置酒与之洗尘时,他仰天大恸,众谋事莫名其妙,便问其故,曹操说:“吾哭郭奉孝耳,若奉孝在,吾绝不会有此大失!”捶胸顿足说:“哀哉,奉孝!痛哉,奉孝!惜哉,奉孝!”众谋士皆默然自惭。曹操哭郭嘉,是当时处境凄惨,情理使然,有一片真心。赤壁之战曹操不听众谋士之言,一意孤行,导致战败,深感后悔,借此“哭”的机会表达对众谋士的惭愧,让他们感受到曹操的悔过,并对没有尽全力辅佐而自残。情感的流露更能把内心的所想所思表达的淋漓尽致,更能够打动他人,收获思想的一致。 张辽、李典素来不和,曹操却派他俩到合肥防范孙权。终于等到孙权大举进攻合肥,曹操派张辽、李典出战,二人因互相看不起想要争功,又在战略上达成协议,战时英勇无比,带兵七千破孙权七万。曹操的精明便在于此,他利用张李原本的矛盾,通过战略需求把两人联系在一起,故意让两人争功,激起他们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默契,取得最佳效果。有时不好不一定就是不好,而是可以转变成好的。工作中的最佳搭档,最和睦的不一定是最好的,矛盾同样可以成为强大的推动力。 “有钱能使鬼推磨”对于看重利益但有才能的人,比如许攸,曹操的做法是不妨就给他们利益,他们吃饱了,肝脑涂地为我所用便不成问题。 御人的成功保障了用人的成功,用人的成功保障了领导的成功。尘埃落定,终归一切还是要靠智慧的。无智无识,又谈何成功。 |
随便看 |
|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