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从火锅里捞什么 |
正文 | 网友说,他要请我吃火锅。他喜欢“把东西扔下去,又捞上来”的感觉。 这是个睿智的朋友,是我文字的诤友。虽未谋面,但从他精练的语言表达功力,和深遂的人生感悟中,不难读出他思想的层次和广度。虽然,我们偶尔因文切磋,仅聊三言两语。对于一个理性人的话,你不得不深思,这种“感觉”所附着的深度与浓度,甚至禅意。 “把东西扔下去”,这不是吃火锅的第一步骤,锅底才是首要的步骤。吃火锅,首先要选锅底。锅底分许多种,有清水,有高汤,或者添加剂勾兑成的锅底。于是锅底就有了名堂,有了身价,有了闪亮卖点。但最纯真的,还是用清水作锅底。安全、纯净、无色无味,原生态。任各种锅底香气袅袅,清水汤不愠不火,从从容容,一副世人皆醉我独醒,清者自清的姿态。也只有这清水汤,方能给各种食材腾出足够的空间和舞台,使食材在沸腾的过程中尽鲜尽香,尽善尽美。正是这般一览无余的清透,火锅里热气腾腾、缠缠绵绵、拉拉扯扯、旋旋转转、碰碰撞撞、浮浮沉沉的情景,让人一眼洞穿,省略了一些猜忌,删减了一份暧昧。清晰度,胜过透视镜里黑压压的人群。 煮得久了,各种食材按先来后到的次序,陆续舒筋活骨,细胞们宽衣解带,连骨缝里的味道都溢出体外,个性鲜香与骨髓精华,一点一丝,溶化进清汤里。清汤就起了颜色,有了生命,凝了体香,生了厚重,载了沧桑。 清汤在炉火的暖情和食材的拥护下,沸腾成一锅精华。于味,于色,于营养,清汤得到了升华,不再是单纯的清水。食材的味与汤的味,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融合在一起。 啜一口热汤,嗯,味极鲜。鲜得让你分不出到底由多少种食材的鲜味合成。你只能承认,清汤锅底真好,沸腾之后,所有的鲜香都是真味,不是虚假的添加剂味道。添加剂的味道象整容后的花瓶伪娘,初识神魂颠倒;再品,味不太真;越品,心生腻烦。不能明显自察自觉的,往往还有致命的内伤和后患。 锅中食材品性是至真至诚的,不管被扔进哪种锅底里。进哪种锅底,也不是食材说了算,是人说了算。食材没有选择锅底的权利,锅底有时也没选择食材的权利,它也一样,是被选择的对象。操纵锅底和食材的,只有人的手。 食材被扔下了锅,颇有些宿命的意思。但食材不会怨天尤人,它们适应任一种锅底,或清的,或混的,或辣的,或酸的。食材随遇而安,在锅底的温度中慢慢绽放,慢慢成熟。食材不挑剔锅底,锅底包容了一切食材。从某个角度看,锅底与食材,本同是天涯沦落人,何不惺惺相惜,鱼水共存。目标是一样的,只为沸腾一锅美味,只为天下食客欢颜。除却简单的理想,夫复何求!那么,就唇齿相依,相濡以沫吧。 “又捞上来”的食材,一定是煮熟了的。熟的境界与生的境界反差很大。生者,你可以青,可以硬,可以脆,可以腥,可以辣,可以苦。时间和沸点,足以改变生食材固有的形态。捞上来的,是谦逊的软,柔,韧,绵。愣头愣脑甚至执拗的脾气,皆被火锅蒸发掉。食材还是那食材,食材不再是原来的食材。嚼进嘴里,你会眉开眼笑:熟了的食材味道更好,口感更佳。这才是蒸煮后的最佳境界。 熟了的食材,初尝,表面凝附着锅底的混合鲜香,并不是其本身的滋味。继续嚼,嚼至深处,方尝食材本身的味道。一锅浓汤,给予食材一定的私人空间,这种空间,固放在食材骨子深处。也只有这种看似狭小却深广的空间,在一锅汤中,才真正属于食材本身。这私密小空间,食材用来包容整个世界,乃至整个宇宙。真正彰显了食材独特的秉性风格。辟如白菜叶儿,最后令人口留余香的,还是它的清爽。食材如你我,各有各的性情,各有各的心思,各有各的垂爱。但生来,都要义无返顾地投入一锅汤中,慢慢受热...... 川火锅是最个性的。重庆高楼林立的罅隙中,舟行不息的江面上,甚至几百米高的轻轨上,都飘荡着麻辣鲜香的味道。诱得你禁不住馋涎欲滴,满脑子都是垛满“朝天猴”(一种极辣的小辣椒)的红油火锅。山城雾蒙蒙的,我一直猜想,这雾茫茫就是火锅热腾腾的蒸气汇成的,聚如云雾模样,徘徊在重庆城的空气中,依依不言别。重庆的万人火锅节,一晚吃掉几十吨食材。重庆不负火锅城美誉,论火锅食材品种,是我见过的全国最丰富的。什么都可以入锅,就如人,谁都要在生存之河里趟过。几万人同吃火锅,火锅节的夜晚,江岸灯火长龙。人们陶醉在美食中,是否有人象我一样傻傻地思索:从火锅里捞什么? 人人喜欢“捞上来”的感觉,单纯地说,是满足感,满足了获取的心理,也满足了胃的需求。幸而胃的容量是有限度的,吃饱了当腻,吃多了会伤。不象人心,容量足够大,总也填不满。 智者的感觉不单纯是满足感,当食材从汤锅里“捞上来”,更多的是成功的喜悦,相当于农民站在滚滚麦浪间。吃的感觉也不会一样,单纯的人只单纯地入胃,生理本能。智者会享受入口乃至入胃的一系列感觉,并附加以思考。从他的理念折射出,我的这个网友一定属于后者。 同在一锅汤里沸,也有生,有熟,还有半生不熟。汤锅给予食材的温度不一定是均衡的,这有诸多因素,辟如位置、时间、速度、材质等等。主观和客观条件形成食材不同的征象,且无关这个,总之都有享受成功的权利。或从这锅汤中得到,或从那锅汤中体验。与成功亲近的人,思想里流淌着的,就是成功的意识流。 谁都想从锅里“捞上来”什么,我的朋友首先要“把东西扔下去”,这个次序是顺应自然规律的,是理性的,是崇高的,绝不能颠倒。当然,好多食客只想“捞上来”更多更多,堆在自个的碗里,哪怕腐朽变质吃不尽,也不想产生“把东西扔下去”的先期成本,更不想等待一段煮沸的过程。他们,只想走捷径! 食客各有各的锅。倘若吃着自己的锅,勺子伸到别人锅里去,毕竟有失风雅遭人唾弃。倘若有只隐形的勺子从你锅底捞走了很多,那也是哑巴吃黄连的事。 一起去吃火锅吧,丰富的汤和食材等你选择。你若在选择的时机不懂选择,待汤置于炉火,食材下了锅,你再想选择,时机早己错过。有道是:有花堪折尽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汤不尽相同,锅里的东西也不一样,你希望锅里沸腾着什么?你从火锅里捞上来什么? |
随便看 |
|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