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文章:

 

标题 傲岸劲节板桥风
正文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郑板桥

2008年11月出差江苏省兴化市,有幸参观了郑板桥纪念馆。瞻仰先贤生平,感悟先贤的艺术成就与高尚品格,深深为先贤的风骨所折服。

郑板桥纪念馆为古典式建筑,粉墙黛瓦,兰竹萧萧,庭院清幽。进入纪念馆大门,迎面是一座大型花岗岩郑板桥全身塑像。板桥塑像浓眉深目,颧骨高耸,面部棱角分明。目光深邃而幽远,似穿透了“康乾盛世”的浮华,阅尽了人间的疾苦与百姓的忧伤。塑像一手持一卷经书背于身后,一手半悬于身前,身体略前倾,作缓慢踱步状,似正行走于田间地头,体察民间疾苦,又似徘徊在竹园小径,仔细品味青竹的劲节,又仿佛本身就是一节劲竹,栉风沐雨,饱经沧桑。

据介绍,郑板桥纪念馆共有藏品1181件,其中郑板桥书画墨迹33幅,金农、闵贞、郑銮、刘熙载等人的书画348件,当代名人为纪念郑板桥、施耐庵而作的书画833件。该馆基本陈列为“郑板桥生平及艺术成就”。瞻仰着馆中陈列的一件件墨宝真迹,仿佛看见一位傲岸不屈,虚心劲节的三绝怪才,正跨越历史的长河,向我们缓缓走来。

郑板桥(1693~1765),清代画家、书法家、诗人。名燮,字克柔,号板桥,“扬州八怪”代表人物之一。清张维屏《松轩随笔》评:“板桥有三绝:曰画、曰诗、曰书。三绝之中有三真:曰真气、曰真意、曰真趣。”

郑板桥的一绝便是善书法,板桥书法楷、行、隶三体相兼,以画法入笔,用隶体参入行楷,自成一格,号称“六分半书”,后人称之为“乱石铺街”,极瘦硬之致。尤其是郑板桥的“难得糊涂”四字,写得妙趣横生,韵味无穷。据说,“难得糊涂”四字还有一段有趣的故事。

有一年,郑板桥到山东莱洲云峰山观看郑公碑,晚间借宿于山下一老者家中,老者自称是荒村野臾糊涂之人。郑板桥观其言谈举止,高雅不凡,与他交谈得十分投契。老者家中有一块特大砚台,石质细腻、镂刻精美,郑板桥看了大为赞赏,老者请郑板桥留下墨宝,以便请人刻于砚台之上。郑板桥有感于老人故作糊涂必有来历,便题写了“难得糊涂”四字,并盖上自己的名章“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砚台有方桌大小,还有很大一块空余,郑板桥请老者题写一段跋语,老者没有推辞,随手写道:“得美石难,得顽石尤难,由美石而转入顽石更难。美于中,顽于外,藏野人之庐,不入富贵之门也。”写罢也盖了一方印章“院试第一,乡试第二,殿试第三。”郑板桥这才知道老人是一位隐退官员。他见砚台还有空处,又提笔补写了一段文字:“聪明难,糊涂尤难,由聪明转入糊涂更难。放一著,退一步,当下安心,非图后来福报也”。这段文字与郑板桥的“难得糊涂”被老人做成条幅流传开来,人们感慨其中蕴含的哲理,把它视为人生境界之追求,“难得糊涂”越传越广,成为经世名作。

毛泽东曾这样评价郑板桥的书法:“你再看郑板桥的帖,就又感到苍劲有力。这种美不仅是秀丽,把一串字联起来看有震地之威,就像要奔赴沙场的一名勇猛武将,好一派威武之姿啊!郑板桥的每一个字,都有份量,掉在地上能砸出铿锵的声音。这就叫掷地有声啊!”

郑板桥的二绝便是善画,尤擅写兰竹,而墨竹更成了郑板桥绘画做诗最主要的题材。在他的笔下,竹也化作了一种品格。青竹傲岸不屈,虚心劲节,可以说是郑板桥高风亮节的真实写照。

“无竹不居”,是郑板桥的一大偏爱。板桥故居书房的檐下,种着一丛青竹。板桥在书房里便可透过窗纸,欣赏竹影,就像在欣赏一幅天然的图画。可以想见,潇潇夜雨洒落在青竹叶上的沙沙声响,是如何的动人心弦。在书房里读书的板桥便会生出无限的雅趣,照竹弄墨。他说:“凡吾画竹,无所师承,多得于纸窗粉壁日光月影中耳。”他在潍县罢官离去时留给当地父老的诗画仍是竹的题材,在一幅墨竹图上,他写道:“乌纱掷去不为官,囊橐萧萧两袖寒。写取一枝清瘦竹,秋风江上作渔竿。”至今仍在民间广为流传。

郑板桥的三绝便是善诗文,作品明白流畅,不受神韵格调之缚。其中,《悍吏》、《孤儿行》、《逃荒行》等作品,描写民间百姓疾苦;《家书》、《道情》等作品,自然坦率,为世人称道。板桥自云:“诗词不屑作熟语”,他的诗文风格近似白居易、陆游,有魏晋风骨。尤其是板桥《道情》,化用王维、白居易诗句,向人们展示出一幅清虚空灵的画面,犹如一幅山水长卷。

郑板桥的《道情十首》分为三部分。前七首为第一部分,分别写社会最底层的渔翁、樵夫、和尚、道士、贫士、乞丐、隐者的日常生活,描写了他们自由的天地,道出的却是作者的心声:蔑视功名,淡薄名利,与其挣扎于名利场中,还不如闲云野鹤任逍遥。《道情》第八首和第九首是第二部分,咏叹历史,感慨沧桑。郑板桥以道家虚无的态度回顾历史,上自唐虞,下至明朝。感叹朝代的兴亡交替,咏叹历史英贤名流操劳忙碌,鞠躬尽瘁,终归徒劳。《道情》第十首是最后一部分,点明整个道情的主旨中心,“唤庸愚,警懦顽”。郑板桥的道情,以劝人警世为宗旨,以超脱散淡的情怀,谈古论今,超越于世俗名利之上,达到无牵无挂,自由自在的境界,表现为对功利主义,仕途经济的淡漠与蔑视。所以板桥道情有着旺盛的生命力,经过一代代的传唱,仍然万古常青。《道情十首》更是代表了清代道情体散曲的最高成就。

站在纪念馆门前,回望大理石壁雕上的苍苍劲竹,脑海中不禁浮现出板桥另一传世名作:“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作者以竹言志,写自己不畏磨难,坚忍不拔的人生态度,写自己刚正不阿、正直不屈的铮铮铁骨,写自己无畏无惧、积极乐观的精神面貌。反观当今喧嚣繁华、名利纷争的凡尘俗世,我们所缺少的,不正是这样的一种精神吗?

随便看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

 

Copyright © 2000-2024 sijig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6 0:3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