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文章:

 

标题 沙朗捞塌坎第三分卷民风、民俗31
正文

31,认寄亲、结拜及其它

认寄亲这一风俗,世界各国、各民族多有,这是一种民间的社交活动,不过沙朗人认寄亲与其它地方还有一点点不同:

一,沙朗关帝庙、尼姑庵比较多,孩子身体不好,请算命的先生算过后,要求认关帝、观音菩萨为寄爷、寄娘,求得照应,叫“寄藉”,认“寄藉”要给庙、庵捐一笔香油钱,将名字放在香袋里,挂在关帝、观念神龛的壁上;买菩萨前供桌上一盏油灯或一座烛台,拿出香资,保证这只烛台、油灯常明(或讲明买几年)。过年和八月半寄儿子,寄丫头要上庙里、庵里望寄爷、寄娘,上供拜祭。认关帝和观音的,除夕到庙里领碗白饭回来吃。孩子的名子中要有一个关字、观字。由于姓和名字重复太多,就加上这个人的生理特点和他从事的行当来叫,如迷眼关根、长脚关根、机匠关根、瓦匠关根等。

二,若双方夫妻交好,意愿认结寄亲,被认的孩子和双方夫妻都要请算命先生算过,合适了就办认寄亲手续,办认亲喜酒,要将双方长辈请到,知道这件事。算命先生要为认寄的孩子取名字,一定要将双方的姓放在名字中。寄爷娘和亲生父母一起对孩子的成长负责,一般寄爷娘每年做几身衣服,资助上学念书,资助成家创业等。寄儿子也对寄父母孝仁。

在有钱人的圈子里,将认寄亲、订婚,当作他们在政治、经济上获利的一种策略,达到结党营私的目的,而穷人认寄亲,纯是从“穷帮穷”这一目的出发。由于当年沙朗的地理条件、气象条件的特殊,天灾人祸发生率非常高,为留后手,将自己的孩子寄给好友,也为孩子的生存多铺了一条路。你可以粗略想一想,一对夫妻,各有亲弟姐妹,不算远房,自有一批堂兄弟姐妹,姑表兄弟姐妹,姨表兄弟姐妹,加上各家的寄亲,寄亲的亲兄弟姐妹、堂兄弟姐妹,姑表兄弟姐妹,姨表兄弟姐妹,自然是一个宠大的一群啊,而且这一群体往往住居在一个沙头朗或就近沙头朗。这也就造就了当年沙朗,“青红帮”势力之所以能左右沙朗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教育等各方面的社会基础。

三,还有一种是算命先生说小人难养,常生病,或小人要有好出息,必须要认属什么生肖、几月生的、几岁的人为寄爷、寄娘,这叫“寻寄亲”。

四,当年在沙朗,在普通老百姓中,因受帮会的影响,结拜异性兄弟,异性姐妹也较普通,其出发的目的,还是“穷帮穷”,是日在关帝庙,祭拜过关圣后,就喝血酒结拜。

五,当年在沙郎,有势力的人,都学古代创业的帝王将相用认寄亲的方法,笼络一批死心坍地跟随他的铁杆亲信的办法来壮大自己的势力,认了许多寄丫头、寄儿子、寄娘、寄爷,结拜许多兄弟姐妹,为他在创业中好利用。在清末明初和抗战时,沙朗有一批有财有势力的人都大认寄亲和结拜。

随便看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

 

Copyright © 2000-2024 sijig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5 5:3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