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如何念佛,如何成佛 |
正文 | 当下社会,念佛法门非常流行,普遍认为这种方法简单易行,见效快,甚至有人认为完全可以依靠佛力而得解脱。总之,存在着各种各样的解读方式,所以有必要从实质上剖析一下这个法门,供大家参考。 念佛法门就是通过专注念佛这种方法达到往生净土或成佛解脱目的。至于能否实现目标,首先要清楚:什么是极乐?什么是佛?以及佛是怎样修成的?只有清楚这些问题,才能循着圣人的脚步,朝着既定目标前进。如果道理不明,难免盲修瞎练,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就像人想去一个地方,既不知道路,又不明方向,怎能到达呢?有人倡导只需一句佛号,则远远不够。如果那样可行,岂不是说:念佛机先成就了。不知即迷,其信就是迷信。不论修什么法门,正信应为前提。否则就是迷信、盲信,结果就会背道而驰,事与愿违。 当人想通过念佛求生净土,表明人的追求开始发生改变,由原来的追求外在名利为主,转变为追求内心的自由解脱,从而把颠倒的人生颠倒过来。可是当人想回头时,就会面临一个很现实的棘手问题,那就是既有习惯的障碍,所谓积习难改,就是说明这个问题。因为习气的形成非一朝一夕,并且是在错误观念基础上形成的。有的习气容易发现,有的习气不容易发现,需要在念佛过程中逐渐发现并加以纠正。而改变由来已久的习气则需要勇气和魄力,非大丈夫所不能为。寺院的大雄宝殿,就是因为供奉着被人们称赞为大英雄的佛陀而得名,所以佛陀是众生学习的真正榜样。不论学佛、念佛就是要以佛为参照,时时提醒人不要忘记目标和初衷。 念佛既然是方法,那么通过念佛达到一定的目的,才是问题的关键。而没有效果的念佛,则徒劳无益。那么如何念佛,才能收到理想的效果呢? 首要是确立目标,确立人生的主导追求,然后通过专注念佛,来实现追求目标。只有专注,才会有效果。念佛的作用效果,在不同阶段有不同表现。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即:静心,明心,净心。 第一阶段是:静心。就是通过一心念佛,降服杂念,使人静下心来。 当人能集中精力,一心念佛,就可以减少分散,受外在的影响会越来越小,逐渐把世间的一切看淡,从而使心能静下来。当人心能静,那么就进入下一阶段。 第二阶段是:明心。 人一旦能静下来,思维和眼光就被解放,就可以全方位接收宇宙信息,这些信息通过大脑翻译出来,就是所谓的灵感或感悟,这对人认识的完善和提升大有帮助。与此同时,人心会越来越清明。心光明亮,对事物看得越来越清楚全面,越来越深入透彻。尤其对自我的了解越来越清楚,各种习气相应被暴光,就像灰尘和污渍,只有在光明之下,才清晰可见。这是第二阶段。 第三阶段是:净心。当人对自身了解越来越清楚,“时时勤拂拭”就成了经常性工作。习气被及时发现、克制和转变。结果会使内心越来越纯净,越来越强大,对习气的控制能力就越来越强。从而形成内心驾驭能力的增强而习气逐渐减弱的良性循环。 通过念佛,不仅人生态度发生改变,而且人的心性也发生明显变化,人的情绪由失控到可控,再由可控到自控的转变过程。这就是念佛的效果,产生效果才是念佛的意义所在,所以念佛一定要注重效果。然后用效果来检验念佛是否得法。这样相互检验和印证,才不至于出偏差,这种谨慎,不仅是对当下负责,更是对未来负责任的严谨态度。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的关键在于:念佛与圆通。念佛是方法,圆通是效果。念佛得法,无论是悟性,还是功夫境界都会得到提高。如果通过念佛,心性没有改变,对世俗的追求还那么强烈,依然看重名利,在意得失,还有很多放不下等等,就说明念佛方法有问题,就要及时总结和改进。 欲要往生净土,那么向往净土的力,一定要大于其他的力。如果还存在一种或几种力,深深吸引你,使人很难做出取舍,那么往生净土就存在很大变数。就像一个学生,即想考上大学,同时对游戏还很痴迷,游戏的吸引力那么大,还想考上大学,怎么办?最关键就是要确立目标,目标确立之后还要克制对游戏的迷恋,努力学习,才有可能考上大学。念佛也是如此。既要树立目标,又要控制习气,并持之以恒,才有可能实现往生净土的目标。 阿弥陀佛虽然缔造了净土世界,并有四十八大愿,但也是有条件的。就像大学录取学员一样,只有符合条件者,才能如愿。圣人的作用是引导,而不是推动和强迫。圣人不会强行改变人的追求,而改变习气也要靠众生自己。圣人的愿力作用是正确引导,增强众生信心,但是道路还需众生亲自去走,这个过程不能代替。所以不能产生依赖心理,功夫需要在平时积累,否则事态现前,很难不会被影响和干扰。所以要时时观注自己,真正了解自己,有针对性加以总结和改进,才能收到理想效果。 附几点说明—— 关于经典: 经典可以参考,但一定要结合现实来加以验证应用。有的观点,明显违背事实,就要警惕了,或是解读错误,或是经典被篡改等。真正的道理经得起检验,不论在各个领域都说得通。 现实中,正邪并存,佛魔共在,这是规律决定的必然。佛一直在用智慧引导众生走向解脱,而魔一直在用能力诱惑、控制众生不得解脱。外道从未停止过对正法的破坏,会使用各种手段来迷惑众生,尤其是末法时期,这种现象会更加严重,如果不具备一定辨别能力,又没有正确指引,则很难保证不偏离正途。佛陀传法49年而言:没有说法。旨在说明:不要把佛说当成教条,而要在现实生活中亲身实证。只有实证,才能真得。 真境与幻境: 宇宙之大,浩瀚无穷。既有宏观存在,也有微观存在;既有现象存在,也有本质存在;既有真实存在,也有虚幻存在。无论哪一种存在都无穷无尽,所以道有千万条,结果亦有千万种。至于经历多少,体验多少,知道多少,则因人而异。如果不明真幻、虚实,就很容易被幻境吸引,而误入歧途。 有形有相的世界,或以物质为基础的世界都属于幻境。有些所谓的特异能力人所见的景象也是幻境,原理很简单,就是意识进入另外时空的所见,就如梦境一般。这种现象与精神病患者发病时的胡言乱语在本质上没有区别,都是对幻境的描述。本不神奇,可世人好小术,再加上有人把其当成优势加以利用、炫耀,无形中夸大其作用,并且予以神化,从而迷惑很多人。执著小术,就会障碍大道,这也是本末倒置的典型表现。 那么什么是真境呢?心境才是真境界。当下的心情,虽然无形无相,但却清楚的知道。所以真正修行,要从心入手,注重心境状态和心性转变,才是正道。所以念佛,不能靠想像见佛或进入极乐世界,因为靠想像日久会产生幻觉。就如一个人,经常思念某个人,就会在不经意间出现这个人的形象,如果信以为真,就会被吸引而进入幻境。那么应以什么态度对待呢?虽见亦如不见,即:见相非相,则见如来。 关于放下: 放下是放在下面,是处理主次关系的一种态度。即:把重点放在主要位置,而把次要放在下位。开始人把世俗的利益看得很重,而忽视内心,就是主次颠倒。当人没有看到更宝贵利益之前,则不能放下原来的拥有或追求。 当人开始关注内心,真正走入内心的时候,才会把世俗的一切看淡,这时才是真正看破。真正看破,才能真正放下,否则即使说放下也做不到。放下世俗短暂的虚幻利益,追求内心的自由解脱。真正放下,才会真正拿起,从而担负起家庭和社会责任,勇于付出和奉献,让内心充实、安宁、强大,真正体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这才是放下的真正意义。 关于带业往生: 佛说:带业往生。这里的“业”是指善业,即良好习惯,而不是恶习。只有带着善业可以往生,而带着恶习则不能往生净土。所以佛陀一直强调:善男子,善女人。极乐是光明秩序等等美好的集合,而贪婪、计较等等不良习气则不能与极乐相融。如果带着恶劣的习气也能进入极乐,那么极乐也就不能称之为极乐,因为已不是名符其实的净土了。所以不能抱有侥幸心理,那样是对自己不负责任的态度。 关于成佛: 佛是结果,成佛是过程。成佛要经历,众生——罗汉——菩萨——佛,这样一个过程。修行的入手处很关键,入手得当可以减少弯路,但没有捷径可走。圣人的思想或经典只是指引而已,道路需要众生自己去行走。不经历则不能深刻体会,即使说的再好,也只能是口头功夫,无法真正受益。 要想成佛,菩萨是必经阶段,因为缺少这个阶段的伟大奉献与付出,就不能结出无上的成功果实。大舍,才能大得,这恰恰是公平公正的体现。 有人说:可以横超三界。不过是不切实际的幻想。要横超三界,那需要基础和条件,就像火箭上天,没有足够的动力来突破大气阻力,又不能保证所有部件不出故障等等必要条件,想要上天就是妄想。所以成佛也需要过程,没有过程,就没有结果,就如:没有春天播种,就没有秋天收获果实。但是只要循着正确道路,坚持不懈,终会到达理想的终点。 关于解脱: 一个生命要想解脱,内因与外缘都不可少。即使是圣人也要尊重众生的选择,还要看众生自身的实际状况。如果不信,我们可以看下面这一幕:一个人不论是否有解脱想法,不论对金钱名利有多么热衷等等,佛菩萨都强迫其放下;不论人是否愿意,佛菩萨都强行将其带走,送到极乐世界。如果那样的话,极乐成了什么?众生成了什么?强制送入,这不由得使人联想到劳改犯被强行押送监狱的场景。如此之强迫,何来自主,没有自由,谈何解脱!!! 现实中有的孩子不爱上学,父母强行送去学校又如何?有的即使上学,但是不努力学习,又能怎样?实质问题不解决,只有形式则无济于事。 圣人的作用是提供解脱方法,指明方向,增强众生信心,而完全依靠佛菩萨力量而得解脱则不切实际,还容易使人产生依赖心理,坐等佛菩萨救度,这就为无所事事、躲避劳动、逃避责任等等不道德行为提供了似乎有道理的借口,这与佛菩萨的勇于担当相背,这根本就不是在学习圣人,恰恰是离圣人越来越远的背道而驰!!人最终都要独立、自立,否则就不能自主,更谈不上解脱,所以这种理念,既害人,又害己,不可不防。 佛说:无缘不度。非佛菩萨不度,而是众生不想。佛菩萨尚有不能的无奈。而与之相对照的是,当下盛行的超度之风,就非常可笑而且令人匪夷所思。信众花钱,和尚法师操办,谓之超度。超度真的能让一个生命解脱吗?要把一个生命的态度和心性完全彻底转变,谈何容易,显然是不自量力的异想天开。无量久远之前成就的那么多佛菩萨,凭他们的智慧、慈悲、愿力和能力,谁人能与相比,包括现在的和尚、法师们。如果只靠超度就能解决问题,做为被众生敬仰的伟大佛菩难道会坐视不管,置之不理?这无异在说佛菩萨不慈悲,并缺乏能力和智慧,简直就是亵渎和诽谤! 而且超度的对象竟然是灵魂,而不是心,这种超度本身就是本末倒置。因为真正要解决的是心的问题,而不是灵魂的问题。拿人来说,要解决人的问题,而不是衣服的问题。从这个角度来说,这种超度就是典型的外道行为。 至于超度的形式,更令人费解。有的寺院举办法会,还要扎纸人、纸马、纸船等用品,需要燃烧的物品堆积如山,且不说燃烧造成的资源浪费和空气污染,而迷信色彩就非常浓厚,完全偏离了宗教文化传播的主旨,带着浓重的迷信色彩并流于形式的超度行为是典型的无知表现。 关于净土: 净土是清净、不受世俗影响和干扰的心境状态。净土的清净,并非脱离现实,无人打扰的清静,这是一些修行人的误区。大隐隐于世,就是这个道理。比如:大菩萨积极入世,广利众生,而不怕影响和干扰,这才是真清净、真境界。念佛就是要达到这样的效果,才能与极乐相融。就像收音机的调台一样,需要频率相同,才能同频共振,收到声音,否则就不能相通相融。有人认为死后才能进入极乐世界,也是误区。生前不能做到,死后就更难以把握。 不论何种修行方法,都要以修心为主,并且注重效果。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但愿人人都能走入内心的广阔天地,建设好真正属于自己的生命家园。 可参考本人曾经发表的帖子—— 不能不引起高度重视的危险理念 烦恼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深度剖析情绪及其掌控方法 再驳:本来是佛 也谈阿弥陀佛和极乐世界 《驳斥:本来是佛》一文发表之后 潘麟的生命观 这样的极乐害了多少人 质疑:没有修行,只有认同 |
随便看 |
|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