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朝拜浙江 |
正文 | 朝拜浙江 王建福 去年十一月初,一位老友电话找我,说这段时间不冷不热,要了却一桩心事。我晓得他说的是什么事情。老友家老婆与我家老婆从小到大六十多年,上学、下放、工作一直在一起,比亲姐妹在一起的时间还长。我和老友也是老乡同事加同学四十多年的交情。所以两个女人早就在商量,要找个机会两家一起出去自驾游一次。现在老友建议:七天时间,目的地浙江普陀。路线怎么安排、沿途玩几个景点,让我设计。他只管开车和安全,我负责导游和生活。沿途所有费用两家均摊。我说你这个建议好,就这样办! 从浙江回来后,回忆此行,发现我们一路走来,穿越时空,看似随意,主题却非常鲜明:朝拜!在杭州,我们朝拜了济公活佛、岳飞将军;到奉化,我们朝拜了弥勒佛祖、拜访了蒋公故居;到余姚,我们参拜了七千年前的先人;到普陀,我们朝拜了大慈大悲的观音菩萨;到乌镇,我们拜访了文学巨匠矛盾的故居。浙江的古今圣贤、山海神仙,我们朝拜了个遍! 一、灵隐寺、飞来峰与济公活佛 那天到灵隐寺,正逢观音菩萨生日,灵隐寺举办一年一度的水陆道场大法会,高僧登台,钟鼓齐鸣,幡幢重叠,香烟缭绕,媒体关注,信众云集,真是热闹非凡!对我们而言,最实惠是当天免票,每个人节约了30元门票费用。对我个人而言,最大收获是解决了一大困惑。 以前到灵隐游过两次。都说游的是灵隐,却只看见康熙皇帝亲笔题写的“云林禅寺”高悬寺院大门之上,不见灵隐的牌匾。那么灵隐呢?它在何方?它与“云林禅寺”是个什么关系?我是稀里糊涂,不得而知。这次正逢盛会,观礼人群中有不少儒雅之士。我身边又正好有一位带着眼镜身穿灰色棉布袈裟的师傅,看样子是远道而来的佛门高僧,于是合十请教。师傅原来是从普陀山来,讲着一口温软的浙江话。他告诉我,这里有一个极为有趣的故事:当年自命风流儒雅的康熙皇帝来到杭州灵隐寺,游玩一圈后,龙心大悦,夸奖这里风景优美,云林如画。寺里老和尚顺势请求他为寺院题块匾额。康熙挥笔,信手就在纸上写下一个老大的“雨”字。“灵隐寺”繁写的“灵”字,在“雨”字下面还有三个“口”和一个“巫”。上面的雨字写大了,下面这许多笔画怎么摆?!一时间急得康熙皇帝下不了台。此时跟随皇帝的一个随从连忙递话:“圣上还是忘不了这里风景优美,云林如画呀!”于是康熙将错就错,就把匾额写成了“云林禅寺”。皇帝老子的题匾,不敢不挂。可是这块匾挂了三百年,老百姓仍把寺庙称为“灵隐寺”。康熙题匾不算数的故事,也就一直流传至今。 其实灵隐寺最有故事的角色,是供奉在释迦摩尼大雄宝殿后面济公殿里的济公活佛。为济公活佛专建一个宝殿,也许只有灵隐寺,因为这里是济公活佛的出家地,也是济公活佛的道场。这个专门扶危济困,打抱不平的和尚,喝酒吃肉,疯疯癫癫,往往在嘻嘻哈哈之间就把好人救了,把坏人整了,极具喜剧色彩。比如有一天,济公和尚突然心血来潮,算知有一座山峰就要从远处飞来,压没灵隐寺前的村庄。于是济公飞奔进村,劝大家赶快离开。村里人平时看惯了济公疯疯颠颠,爱捉弄人,以为这次又是寻大家的开心,因此谁也没有听他的话。眼看山峰就要飞来,济公急了,冲进一户娶新娘的人家,背起正在拜堂的新娘子就跑。村里人见和尚抢新娘,就都呼喊着追了出来。人们正追着追着,忽听风声呼呼,天昏地暗,“轰隆隆”一声,一座山峰飞降灵隐寺前,压没了整个村庄,这才明白济公抢新娘是救了大家的性命! 我很喜欢济公殿正门上方高悬的四个大字:游戏神通!这四个字,高度概括了济公活佛的性格和法力。中午在灵隐吃饭,老友问是否应该吃素?我说,不。到了济公活佛的家,就应该按他老人家的习惯办!于是一个人来了一碗虾仁馄饨,四个人分吃了一只“叫化鸡”,一共花了一百六十元。馄饨一碗十个,每个里面都有一个肥嫩的肉丸包着一只鲜嫩的大虾仁,扎实,过瘾! 二、由蒋公故居想到毛公“故居” 毛泽东的“故居”我至少去过三次。蒋介石故居这是第一次去。看过蒋氏祠堂、丰镐房、清庐后,很自然就对两位大人物的故居进行了比较。同是国家元首,他们的居住情况相差太远:蒋先生是自己有房子的,他的故居是真的;毛先生是自己没有房子的,他的“故居”都是人家的! 蒋先生小时候的故居,叫清庐,是他爹妈的住房。清庐这个名字可能是后来蒋先生自己取的,很文化。实际上前院是他父亲开的临街盐铺,后院才是他们一家的生活区。你不能小看这个盐铺。在清朝末年,食盐是朝廷专卖,开盐铺是需要官方背景、得到官方许可的。在清庐的展览文物中,就有衙门颁发的执照。这说明蒋先生的父亲是有些来历的。在蒋先生成了气候之后,便有了自己的住宅,即丰镐房,这就是蒋总统的旧居了:有庭院,有二层楼的主楼、附楼,有宽敞的客厅,有庄重的会议室、甚至还有卫队的营房。我想这样的住宅,就是现在的总统来住,也是够用、够气派的。 返观毛泽东韶山的“故居”,就很寒酸了。那是他小时候住的父母的房子,是坐落在山坳里孤零零一幢地道农民土砖房。房子说起来是连三的结构,还有一间批屋,一家人住还算宽敞,但其实还有两间是归人家所有的。房子里所有的生产生活设施,都与普通农民相关:卧室里的木板床,工具间里的碓臼、犁铧,厨房里的土灶、米桶,披屋里的猪栏、牛栏,都简单实用,又实在落后。就这个样子,据说土改时他们家还被划为富农,可见当年中国农民之穷苦! 即使到后来毛泽东成为了毛主席,在延安、在西柏坡,都是借住农家民房,直到进入北京中南海——那也只是元首上班的地方而已。毛先生奋斗一辈子,也没有挣下一幢自己的房子。 我站在蒋先生家的会议室门口,忽然觉得很有意思:当年蒋先生在自家会议室里召开国家的军事会议,布置追剿无家可归的毛先生,最后反被毛先生赶到台湾而有家不能归。造物弄人不可妄测,“载舟覆舟所宜深慎”。看来,有房子的人还真不能小看了没房子的人。 三、人间弥勒与盐焗土豆 我不信佛,但是很喜欢弥勒佛。论原因,一是他的俗身就是浙江奉化(古称明州)街面上经常与百姓厮混的布袋和尚,亲民;二是他的模样喜庆,肥头大耳,性情乐观,积极向上,能容天下难容之事,敢笑天下可笑之人;最重要他在佛教里是属于未来佛,是给人美好希望的佛!蒋先生故乡雪窦山雪窦寺,就有一尊全球最高的铜质坐姿弥勒佛造像。该造像总高56.74米,莲花座高9米,坐姿佛像高33米,佛首高10.5米,佛面积6600多平方米,耗用上好铜材1200吨。站在这尊金光闪烁庄严慈祥的佛祖脚下,是真有慈光普照,法雨滋润的感觉。尤其可喜是,巨大的须弥座上,镌刻着台湾佛光山开山宗长星云大师题写的四个大字“人间弥勒”,一下子拉近了老百姓与佛的距离。这也许是雪窦山弥勒佛造像最值得骄傲的神来一笔吧! 宁波奉化雪窦山是国家AAAAA级风景区,1926年蒋先生曾为它题写牌匾“四明第一山”。坐落在这里的雪窦寺,很值得一游。据当地介绍,它创于晋、兴于唐、盛于宋,至今已有1700余年历史,香火旺盛,高僧辈出,殿宇楼阁,用材讲究,制作精良,号称是弥勒佛的道场,与山西五台山、浙江普陀山、四川峨眉山、安徽九华山并称中国五大佛教名山。比较夸张一点的宣传是,说雪窦山大佛五只脚趾上分别镌刻着慈、悲、智、愿、行五个大字。只要你恭抱了刻有这五个字的佛脚,就表示你一次性地朝拜了代表中国佛教全面信仰特质的普陀山的大悲观音菩萨、五台山的大智文殊菩萨、峨眉山的大行普贤菩萨、九华山的大愿地藏菩萨以及雪窦山的大慈弥勒菩萨,可以了却终生心愿。 看来佛门宅心仁厚,临时抱佛脚也是算数的。 但是这里就有个问题把我弄糊涂了。我们通常听说的是佛教四大名山五台、普陀、峨眉、九华,对应的是文殊、观音、普贤、地藏四大菩萨。弥勒是佛,是未来佛,是与现任佛教最高领导阿弥陀佛平级的,怎么降格成为大慈弥勒“菩萨”了呢?另外,关于弥勒道场,似乎并不止雪窦山一处。还有辽宁千山、贵州梵净山、义乌双林寺,都说自己是弥勒道场。到底哪一个才是正宗弥勒佛的道场?凡夫俗子,不明就里。个中原因,恐怕只有请佛门中人来说清了。 我们的两位女士比较现实。她们认为看了一上午的神仙,应该安慰一下自己的肚皮了,这才是人间正道。所以她们招手把我们喊到雪窦寺对面一长溜的小吃摊上,要与我们讨论一种我们都没有见过的奇怪食物:一大锅食盐里,热腾腾地煨着一些鸡蛋大小的玩意,色黄白,皮起皱,扁中带园,有点像天麻。但是,有这样把天麻当零食吃的吗?卖小吃的大嫂听不懂我们湖北话,不知道我们在讨论什么问题。旁边有一对象山来的小情侣。正好买了一小袋在那里吃得起劲。小姑娘用纤细的手指夹起一个,送到我面前:“大叔,尝一口不就明白了?!”接到手中仔细端详,原来是盐焗土豆!被热盐闷熟的土豆表面出了汗,结了一层盐,变得皱巴巴,咸中带着清甜,粉中带着韧劲,越嚼越有味,好吃!五块钱一斤,于是买了一大袋,从奉化一直吃到宁波。 唉,弥勒佛祖也好,盐焗土豆也罢,不论精神的还是物质的,总归是要接地气,近百姓,才容易被百姓接受啊。 离雪窦寺不远,有当年张学良的囚禁地。这里当初是上海一家旅行社浙江分社的房子,蒋公将其租下来,供少帅一家及其随从使用。西安事变后,蒋公走到哪里,就把少帅带到哪里,不厌其烦。我常常琢磨:他这是对这个把兄弟不放心呢?还是特别爱护关心呢?在张学良旧居的花园里,我为夫人拍摄了一张照片,背景是张学良的塑像,远景是弥勒大佛。都说弥勒佛大肚能容,张学良造反,蒋先生不杀他,蒋先生的肚量也不小。 四、在观音菩萨家吃斋饭 我不晓得佛家的方位是如何确定的?普陀山明明是在东海,居住在这里的观音菩萨却被称作“南海观音”。1997年竣工的普陀山南海观音立象,高达33米,坐落在普陀岛双峰山南端,势随峰起,秀林葱郁,气顺脉畅,碧波荡漾。莲花洋彼岸的朱家尖,隔海侍卫;双峰山坡麓的紫竹林,潮音频传。“千处祈求千处应,苦海常作渡人舟”的观音大士,左手托法轮,右手施无畏印,慈眉善目,妙状端庄,为普陀山增添了新的人文景观,成为海天佛国的象征。 南海观音立像虽气势不凡,毕竟是新的造像,历史文化积淀不够。作为观音菩萨道场的普济禅寺,却是声名显赫,早已为我所景仰。到普陀参拜观音,普济禅寺是必须去看看的。因为,供奉观音的寺院庙宇虽多,唯有普济禅寺,才是观音菩萨自己的家。 普济寺的前身是“不肯去观音院”。 说的是唐大中年间(847-859年),日本和尚慧锷请五台山观音像归国,船一出海就起大风无法航行。后请教大师,方知是观音菩萨根本就不肯到日本去!于是慧锷只好在此上岸,与山民张氏在潮音洞建了一个寺院供奉观音,取名“不肯去观音院”。 宋神宗元丰三年,即公元1080年,“不肯去观音院”改建,朝廷赐名“宝陀观音寺”。 至宋宁宗嘉定七年(1214年),正式定普陀山为观音菩萨道场,与五台山、峨嵋山、九华山同称佛教四大名山。后因倭寇骚扰海疆,累迁累建,直到康熙三十八年即公元1699年,朝廷再次赐金重建,并赐额“普济群灵”。从此,该寺始叫“普济禅寺”,一直沿用至今。从公元847年至今近1200年,普济寺由观音院而至观音寺,由观音寺而至观音道场,最后由朝廷钦定普济禅寺,香火传承有序,信众不弃不离,它才是观音菩萨真正的家。 观音菩萨的这个家,无论在佛家还是在官家,都有很高级别。一般庙宇,主殿都是供奉释迦摩尼的大雄宝殿。普济禅寺的主殿,却是大圆通殿。圆通是观音菩萨的别号,这座殿供奉的正是观音菩萨。高达8.8米的观音菩萨端坐大殿正中,通体鎏金,眉清目秀,大慈大悲,亲切端庄。殿堂宏大巍峨,殿面阔7间,进深6间,重檐歇山,黄琉璃顶,九踩斗拱,可容数千人诵经礼佛。进入普济寺一般都要经过一个石牌坊,此坊四柱三门,高约20米,柱上横楣雕刻有精美的云绫和石葫芦图案。坊内北侧,树一石碑,上书,"文武官员军民人等到此下马。"据说这是皇帝圣旨:官吏到此,文官必须下轿,武官必须下马,以示对观音菩萨的崇敬。 看来为天下百姓救苦救难的菩萨虽然辛苦,享受的待遇还是蛮牛的哈!忽然又想到,浙江也是很牛的哦!弥勒道场与观音道场都在浙江,一个省有两个菩萨的道场,这在中国可是绝无仅有的。 对百姓而言,救苦救难的观音菩萨是值得崇敬和亲近的。推而广之,古往今来,凡是为老百姓办事的人,都是象菩萨一样值得崇敬和亲近的,所以百姓称之为“活菩萨”。我想,佛教中的菩萨,其实就是佛教为众生树立的做人榜样啊!我对老友说,今天来到菩萨家,就在菩萨家吃饭吧!普济禅寺的斋饭,人民币十元一份,自己打饭打菜,吃完自己洗碗。进入斋房,一人领得粗瓷大碗两只。一只盛饭,一只盛菜。菜虽只有一个,内容却非常丰富。我仔细查看了一下,计有大白菜、豆腐泡、香菇、粉条、花生米、黑木耳、胡萝卜、黄花菜等八种食材,熬得烂烂的又淋上了香油。老友说,好吃。这叫什么菜?我告诉他,这叫普济众生八宝菩萨菜! 普陀岛的这一天,蒙菩萨所赐,阳光明媚,碧海蓝天!吃饱了菩萨家八宝斋饭的我们,站在南海观音脚下,心中满满都是幸福二字。退了休的我们,生活在这平静安宁的社会里,衣食无忧,身康体健,能够自己驱车,一路千里拜访浙江圣贤,还有什么不满足的?! |
随便看 |
|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