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清明节?怀念父亲(散文)作者:李振华李吉华 |
正文 | 去年的正月十九,父亲因受病痛折磨,导致多器官衰竭而结束了生命。那天早上我和几个医生在透析室,扶着父亲上机台正准备透析,监视器刚插好一会儿就显示不正常,心跳紊乱,突然父亲就晕过去了,我意识到问题严重了,预感不好。当父亲清醒时,睁开眼叫了他一声:“爸爸,你要挺住哈”。他还有回应。但没想到这竟然是父子两的最后一次对话,医护人员赶紧布置紧急抢救,两个多小时过去了,可父亲还是没挺住,就再没醒来。从此我们七子妹在世上再也听不到爸爸说话,看不到爸爸的身影,永远找不见爸爸了。 父亲走了,去了没有病痛的天堂,这一年多来,作为他的七个儿女都很悲伤;还有母亲,他们同甘共苦生活了67年,父亲的这一去,特别是母亲都伤心透了,至今心里未走出父亲离去的阴影。 回想起爸爸,我从记事起,只知自己生活在一个人多的家庭里,上面两个哥哥三个姐,下面有一个弟弟,父母为了把我们拉扯大,在那个年代,付出了巨大的艰辛,一年到头,脸朝黄土、背朝天的农耕农作,没有节假日,没有星期天,起早贪黑、辛苦劳累,吃不饱穿不暖是常有的事。小时候只记得父亲是抗美援朝的退伍军人,复员回乡在生产队上干农活,农闲还要去附近搞修建(抬石头),划鱼船(在河里捕鱼)挣点工分或换点钱来补贴家用;父亲曾做过小村官;但在我很小的应记里:爸爸身材高大魁梧,有时着一身戎装,也算威武;虽在农村,但衣着整洁,用现在的话说“挺帅的”;那个年代,父亲算得上是个文化人,写一手漂亮的字,临近春节,爸爸买来红纸,我来帮他折字格,爸爸就在桌上挥毫泼墨,春联晾干了就让我给临近的亲戚、叔叔、相亲们送去;爸爸常在社会上跑,见的世面多,有远见,说话知书达理的,经常有团房邻居、亲戚、家族受到欺压,闹矛盾纠纷,请他去调解,主持公道,还蛮服他的。 小时候,家里贫穷,一天吃两餐,上顿不接下顿,奢望天天有大米饭吃,盼星星盼月亮渴望吃餐肉,到了过生日那天,妈妈煮一个鸡蛋就算庆祝;小时候,我们特别盼望过年,有好的吃,有新衣服穿,实际是大的哥哥、姐姐添新衣服,小的弟弟妹妹接着穿他们的旧衣服。爸妈让我们平时穿破旧的补过吧的衣服,好点的衣服留着走亲戚,赶场出门才穿;记得我上小学了,爸爸给我买了双胶筒靴,第一次有了属于自己雨天上学穿的筒靴,高兴得很,趁爸妈出去干农活了,大晴天的穿起筒靴到井跟前舀瓢水淋上去踩踩泥浆“检验”好不好,其实心里美滋滋的。 父亲既是严父又是慈爱我们的好爸爸,记得过年过节带着我们走亲戚,去看望外婆和三个舅舅家做客或是有亲戚到我们家里来,爸爸是不让小孩子上桌吃饭的,因为大人讲话,我们小孩老爱接嘴,吃饭夹菜不讲规矩,爸爸就把饭菜装在一个小碗里让我们用凳子当桌自己吃饭,这或许是父亲所谓的家风家规吧;爸爸严格教育我们,从小要养成好习惯,要讲清洁卫生,不要铺张浪费,衣服裤子虽然陈旧,干净就行,有的搭了补丁,还不舍得丢;爸爸要我们做个有见识的孩子,见到熟人要学会喊人(主动招呼别人),有礼节礼貌,要尊敬长辈懂规矩;亲戚长辈常夸我们乖巧。上小学了,父亲总是严格要求我们要一笔一划规范写字,教我们打算盘,记背口诀,经常找老师摆龙门阵(聊叙),关心我们在学校的一些情况;每逢夏天到了爸爸带着我们到河里洗澡,教我们游泳;那时感觉爸爸什么都懂什么都会,耐心教,从不打骂我们。 家境是在1980年之后开始渐渐好起来,田土下户粮食增产,吃的口粮能接得上,父亲自建了粮仓来存放粮食;可就在那一年,家里却祸不单行,大哥从自卫反击战退伍回来,没安排工作,我又是脑膜炎大病一场:还记得,我当时发高烧,吃药打针都不管用,那时农村医疗条件差,没地方检查,请个赤脚医生看了,说是患了重感冒,可到了晚上头痛得不省人事,起初我还感觉到父亲和大哥轮换背着我,母亲提着马灯冲忙往镇上医院赶,但后来我一概不知发生了什么,当我醒来时,怎么躺在了病床上,第一次看到那叫盐水针(在输液),不知道在医院做了多久,出院那天妈一直在哭泣,后来才晓得我的左腿右手不能活动,落下了后遗症;那年头家境并不宽裕,花了很多钱总算把我从死神手里救了回来。也是在那一年,母亲辛苦养的两头猪,突然生病先后死了,看见母亲整天以泪洗面,外婆安慰爸妈说,孩子多负担重,等娃儿长大了就好了;父亲作为家里的顶梁柱可不能倒下,看到七个子女,大的没工作,小的要上学,我和弟弟更小还不懂事,父亲为了我们的成长,为了这个风雨飘摇的家,再苦再累,要紧也得()紧牙关得把这个家撑住。 第二年,日子顺了些,父亲又牵挂着儿子大了要说媳妇,女儿大了要找个好婆家,开始谋划建房子,听爸妈说他们结婚那时,连房子都没有,爷爷奶奶把他们分家后自己来垒个土坯房,我们七子妹也就在那个其乐融融土坯房家里长大。后来听父亲讲,为了建砖瓦房,让四个儿子安家娶个好媳妇,省吃俭用积攒了三千多块钱,存点粮食就开始动工建房了,爸妈这一生,为了七个子女,用辛劳的双手来实现他们心中的美好愿望。 渐渐地家境有些好转,父亲有了稳定的工作,大哥的工作也落实了,我的身体奇迹般的好了,能独立上学了,家里的经济条件稍微宽裕些;但那些年父亲以言传身教,教我们为人处世,经常给我们讲:不忘恩,不忘本,我们家在困难时曾有人帮助过,支持过的亲戚朋友,叫我们记得有感恩的心,做人做事要厚道,不要欺穷,不要攀富,记得那时外婆在三个舅舅家虫吃转转饭(轮流一家赡养一个月),因有个舅舅家孩子小,负担重,家庭境况要差些,轮到外婆到他家,爸爸就叫我去把外婆接来我们家住一段时间;父亲常说男人要有担当,因爷爷奶奶较早去世,两个叔叔还小,没成家,为了两个叔叔能娶上媳妇,自己不吃不用都为他们不计报酬的操办,煞费苦心为两个叔叔长大了安个家;那年头,什么是长兄为父,长嫂为母,那会在父母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父亲总是教导我们立志做人,看待事情眼光长远,不惹事,不怕事;防人之心不可无,害人之心不可有的做人道理。 随着时间推移,到了九十年代初,跟着改革开放的大潮,我离开了父母,到沿海去追寻人生的理想,从那以后就再也没和爸妈在一起生活了。实际上,我所知道的,父母的七个儿女都是在十八九岁就离开了家门,就像巢穴的小鸟,长大一个,飞走一个,各自去寻找自己的未来,有的找个稳定的工作,有的结婚成家,七子妹各自去追逐实现自己的梦想。自从最小的弟弟离开家门的那天起,一个热闹祥和的大家庭就只剩下父母和那个冷清的家伫立在乡下了,七个儿女就很少依偎在父母身边,也算长大成人,为了工咋生活各奔东西了。 我们这七子妹,大哥作为父母的长子,给父母和家族争了很多荣光,也是父母心中的骄傲,并且也为家庭分担不少,大哥找工作、结婚、建立小家没让父母操心,大哥在我们七子妹中做了很好的典范,记得那时他还没成家,曾在家信里写到,他以后不要父母的一块砖一片瓦。接下来,几个姐姐结婚都没要父母的一点任何陪嫁,几兄弟成家、结婚、买房,各自建立小家都靠自己一步一步来实现。我们七子妹都不去争父母大人的任何家产。 终于在九十年代末,县城买了商品房,接父母到城里生活,真正离开农村乡下,过起了城市生活。但听父母说,这是他们间隔了近四十年再次生活在城里 :父亲是抗美援朝退下来后安排在山西太原什么机械厂的,是名副其实的国家工人;母亲是修成渝铁路时的铁路职工,那个年代父母都是在城市工作生活过的,岁月蹉跎,不知后来怎么回到农村乡下生活。 虽说父母生活在城里,也算是做子女的一份孝心,让他们在城里有个安享之地,过起轻松舒适的养老生活;辛苦了一辈子,子女养大了,也该歇歇了,享享福了。但是没有子女在身边,平时二老还是略显得孤独;自己买菜、煮饭,还做点小买卖,省吃俭用过日子。我们七子妹中有四个在厦门安家,路途远不便时常回家看望,我和两个姐姐各自在重庆安家,经常回县城看望了解他们的生活、身体状况,陪父母聊天、拉家常要方便些,生病了带到县医院或接到重庆住院,这也算我们做子女所尽的一点责任和义务罢了。 前几年,我本想,父母年岁已高,身体毛病逐渐多了,行动也不方便,按生命规律法则,两老余生不会很多,给他们做工作叫来和我们一起住,可父母考虑我住房小,孩子还要念书,我的负担重,就一直不肯来。再后来,当有了大点的房子时,也给父母考虑了一间,可还没来得及和我们一起住,父亲的病情加重了直到爸爸离世。除了悲伤,就只把未尽的遗憾留给健在的母亲。 愿在天堂的父亲与日月共存!与天地为伴!与四季同在!与桑田亘古! 2020年 4月4日?清明节 |
随便看 |
|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